關注官方微信
天天315維權
“周經理,要不是你,我的養豬場還不知道怎么渡過今年這個難關呢,你們可真是幫了我的大忙。”河南省鹿邑縣宋河鎮家田養殖場的負責人張家田拉著鹿邑農商銀行客戶經理周鵬的手說。
張家田自2011年起做起家庭養殖,近幾年,非洲豬瘟給養殖場的發展帶來難題。疫情使本該出欄的成品豬無法出欄,導致資金不能及時回籠,飼料采購出現資金空缺,養殖風險徒然增高。如何盡快籌措到資金挽救養殖場是當務之急。張家田聯系了好幾家銀行辦理貸款,可是在提交申請、辦理相關手續之后,卻沒了下文,這讓他很焦急。
“張老板,我是鹿邑農商銀行的客戶經理周鵬,我們農商銀行通過與咱們村黨支部的‘黨建+金融’服務聯盟平臺,得知您的養殖場需要資金支持,所以今天專門到您的養殖場進行實地考察。”1月25日下午,當張家田為資金的事情愁眉不展時,周鵬敲響了他的養殖場大門,對養殖場情況進行現場記錄。隨后,周鵬立即向行里匯報。經過層層審批,在總行批準下,最終確定放貸。
1月26日一大早,周鵬又來到張家田的養殖場,現場為其辦理貸款手續。周鵬手把手教張家田如何用手機注冊“金燕惠貸”APP、提交申請以及線上還款。短短幾分鐘,張家田的審批額度就出來了,共10.6萬。
“情系‘三農’,做百姓身邊的銀行”就是走到百姓身邊,把金融服務送到基層。
鹿邑農商銀行很多客戶經理像周鵬一樣,在實地走訪中,深入社區、網點,仔細統計每一戶駐村沿街商鋪的客戶信息,耐心與每位商戶交流溝通,了解他們的經營情況,給予他們最貼心的的資金支持。
曾經,老一代農信人秉承“挎包精神”,身背挎包、手拿算盤和憑證,為老百姓提供上門金融服務,建立親密的魚水關系。如今,新一代農信人重拾“挎包”精神,手拎挎包、帶上手機,奔波在鄉間地頭,走進鄉親們的心里。(文稿:朱麗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