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官方微信
天天315維權
大象新聞記者 米方杰
在眾多戲曲名家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劇協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李樹建是最早一批走進直播間開啟直播的。如今他的抖音賬號“豫劇人李樹建”已有近40萬粉絲,作為一名老戲骨,他真切地感受到了隨著技術的進步,短視頻和直播等方式為非遺戲曲提供了新的傳播方式和傳承渠道。李樹建希望,能有更多的戲曲演員從舞臺走進直播間。在他看來,通過短視頻和直播,不僅能在年輕群體中推廣戲曲藝術,同時戲曲演員也能獲得打賞收入,有利于進一步做好戲曲傳承。
非遺戲曲從舞臺走進直播間 “俘獲”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心
在河南戲曲界乃至全國戲曲界,李樹建都算是最早一批擁抱互聯網的戲曲人,在他看來,直播間已經成為戲曲演員新的舞臺,當非遺戲曲從舞臺走進直播間,“俘獲”的是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心。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劇場歇業,演出暫停,疫情之下的河南戲曲界、曲藝界名家“以藝抗疫”,先后開展了“云練兵”“云排練”“網絡演唱會”“直播互動”等線上文藝活動,除了在家創作近百部抗疫作品外,一批河南文藝名家演“藝”不停,先后入駐互聯網,通過短視頻平臺發布視頻、網絡直播等弘揚傳統文化,帶動一大批戲迷成為“草根網紅”。
李樹建便是這個時候開設自己的抖音賬號的,他的直播首秀受到了不少“老鐵”的關注和點贊,如今他的抖音粉絲已近40萬人。
“直播間就是戲臺,點贊就是掌聲,留言就是觀眾問卷。”在李樹建看來,短視頻和直播平臺能讓年輕人和傳統戲曲從業人員“親密接觸”,近距離直觀感受傳統文化魅力,了解戲曲價值以及戲劇人臺前幕后的故事,讓觀眾對戲曲認知更豐富,認同更強烈,增加共情。
傳統戲曲必須擁抱互聯網,才能守住我們的觀眾。李樹建坦言,觀看傳統戲曲的年輕觀眾越來越少,戲曲演員充分擁抱互聯網,用短視頻和直播的形式能更多地向年輕人推廣戲曲,“短視頻和直播等新媒體形式傳播迅速、覆蓋廣泛,有助于傳統戲曲藝術拓寬受眾范圍,讓文化傳承不再局限于戲臺,依托新興傳播方式讓傳統藝術煥發新生,在創新中發揚光大”。
“短視頻的拍攝不是簡單拍拍,一定要有娛樂性和思想性,”李樹建介紹說,戲曲曲目一般都是比較長的,在短視頻傳播時,不能按照傳統模式去唱,得在兩三分鐘甚至是幾十秒的時間里,唱出最精彩的唱段,唱的同時還要講好戲曲背后的故事等,這樣便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戲曲。
直播打賞不僅提高演員收入 更有利于戲曲傳承
在李樹建看來,通過短視頻和直播讓年輕人變為戲迷后,能更好地實現引流,將他們從線上引到線下。“網絡的傳播都是碎片化的,真正想看完一場戲,還得走到劇場里。”
在采訪中,李樹建同時鼓勵更多的戲曲人拿起麥克風走進直播間,“短視頻和直播可以讓戲曲內容精準觸達戲迷群體,快速尋找分眾市場,而通過直播打賞,不僅提升戲曲演員的多元化收入,也能提高傳統戲曲從業和堅守的積極性。”李樹建坦言,近兩年,因為疫情,各劇團的線下演出變少,收入難以得到保障。“不少基層劇團的戲曲演員收入并不高,在抖音等視頻平臺直播獲得的打賞,是網友對演員的認可,不僅能補充收入,也有利于戲曲的傳承。”
李樹建說,不能讓演員餓著肚子去唱戲。通過廣泛精準的人群覆蓋,直播打賞還有利于拯救瀕危劇種,保護傳統文化。在傳統曲藝市場遇冷的情況下,幫助民間劇團找到延續專業的新路徑,為其維持運轉和傳播戲曲文化提供收入支撐。
這些年的經歷讓李樹建深深體會到,戲曲人必須擁抱互聯網,他感慨,如今,在諸多豫劇人的努力下,豫劇牢牢占據中國地方戲第一名的位置,全國13個省市便有專業豫劇劇團160多個,影響力與日俱增。
“通過擁抱短視頻和直播,我們的傳統老戲曲獲得了新傳播。不僅有利于戲曲的普及,也有利于傳統文化的推廣。”李樹建建議政府部門能對劇團給予一定的經費扶持,支持劇團排出優秀劇目,利用好短視頻平臺進行傳統戲曲文化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