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天天學習

新聞線索在線提交

總書記掛念的“關鍵小事”丨讓百姓居住更舒適

來源:新華社 2022-08-24 17:40:46
  • 關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維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百姓安居,多次深入社區巷陌,聽民聲,察民意,躬身推進“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2022年8月17日下午,習近平在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考察時,同社區居民群眾親切交流。

  ↑2019年2月1日上午,習近平在北京前門東區草廠四條胡同32號院,高興地拿起一幅“福”字,親自貼到門上,給這里的老街坊們拜年。

  保護一條巷、珍視一座城,有一方屋宇可以安居,有一片“鄉愁”植根記憶。老百姓的“安居夢”正在變成日新月異的現實。

  ↑拼版照片:上圖為改造前的北京市西城區廣內街道達智橋胡同(2015年5月28日攝);下圖為面貌一新的達智橋胡同(2022年7月30日攝)。

  ↑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平遙古城居民范東山在自家的四合院里清理積雪(2022年1月25日攝)。平遙縣對古城內私有產權居住性質的傳統民居出臺了保護修繕補助辦法,范東山是第一位享受到該政策補貼的居民。

  ↑上海市普陀區曹楊新村周邊道路的面貌進行了改造和更新(2021年10月28日攝)。曹楊新村是1951年始建的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2019年12月,曹楊新村成套改造項目啟動。

  ↑兩名商戶在新疆和田市“團城”的鴿子巷下棋(2020年5月26日攝),過去這里的居民以出售鴿子等為生。歷經4年改造,鴿子巷由曾經臟亂差的棚戶區變身為古城的新名片。

  ↑這是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棚改安置小區青宜居社區新貌(2019年7月30日攝,無人機照片)。上世紀50年代,武鋼建設者們在青山區搭起一處處工棚和簡易住宅,這些房屋面積狹小,設施簡陋老化。青宜居社區就是在這些棚戶區原址上開發建造的大型社區之一,四萬多居民搬進了樓房。

 

  總監制:周宗敏

  監制:孫承斌 鄒聲文

  策劃:劉潔 鄭衛 蘭紅光 賴向東 王建華

  統籌:魚瀾 畢曉洋

  編輯:鞠煥宗 劉大偉 徐亮 岑云鵬 戚文娟 柳文惠 逯陽 羅曉光 杜瀟逸

  攝影:鞠鵬 燕雁 王學濤 劉穎 沙達提 程敏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新華社攝影部制作

責任編輯:蘭明群
有新聞想爆料?請登錄《今報網呼叫中心》( http://www.thehanoudiletter.com/call)、撥打新聞熱線0371-65830000,或登錄東方今報官方微信、微博(@東方今報)提供新聞線索,聯系郵箱:jinbw2004@126.com。
  • 時政
  • 河南
  • 社會
  • 民生
  • 財經
  • 教育
  • 行業
  • 綜合

東方今報|資源手冊|呼叫中心|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廣告服務|技術服務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東方今報·今報網編輯部  版權所有:東方今報社

關注我們
久久6热热热综合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