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官方微信
天天315消費維權
9月3日晚,《古籍里的古曲》系列音樂會的首場音樂會《匯流澄鑒》在國圖藝術中心正式開演,該場音樂會由中國煤礦文工團聯合國家圖書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共同打造,依托古籍古譜,經過專家論證,真正做到了讓古籍可聽、讓古曲可觀。
首場音樂會主題“匯流澄鑒”源自故宮文華殿后身的文淵閣匾額,把中國文化比作水流,寓意《四庫全書》收納概括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精華。李亞鶴了解到,音樂會分為“序章”“委懷琴書”“天地英雄”“百代風姿”“尾章”等篇章。
我們的祖先,從先秦時就分出“聲”“音”“樂”三個層次,用宮、商、角、徵、羽、變宮、變徵,創造出無窮無盡、千變萬化的音樂。
據李亞鶴了解,《古籍里的古曲》自2022年3月立項開始,中國煤礦文工團聯合國家圖書館古籍館、中國藝術研究院多位專家學者,進行多次研討論證,最終從50余部古籍中精心選取了36支古曲,在充分尊重古籍古譜記載的基礎上適當編配,以戲劇表演、詩詞吟誦、古曲吟唱等多種形式輔助古曲演奏,努力打造可以立體展現古籍之深厚、古曲之美韻的音樂會。
希望在古籍和古樂之間找到契合點,探尋祖先是如何通過音樂讓萬物建立起關愛和情感,從而達到“和”的境地,讓古籍可聽,讓古曲可觀。
李亞鶴了解到,“序章”選自古籍《詩經》,由中國煤礦文工團杏花天室內樂團和合唱團帶來的《關雎》拉開序幕。
第一篇章“委懷琴書”演奏的四首作品分別取材于古籍《神奇秘譜》和《太古遺音》,古琴、阮演奏家演繹的《離騷》、古琴演奏《酒狂》、古琴演奏《流水》將千年前的古曲優雅意境完美地展現給觀眾,讓人體會到“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的情懷。
第二篇章“天地英雄”的三首古曲分別選自古籍《岳忠武王文集》《魏氏樂譜》《樂府詩集》,
無論是《滿江紅》《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還是《木蘭辭》,李亞鶴看到中國傳統民族器樂演繹的家國情懷,都讓現場觀眾贊嘆不已。
第三篇章“百代風姿”則選自古籍《牡丹亭四卷》《閑情偶寄》和《敦煌樂譜》;尾章《德里格小提琴奏鳴曲》將《茉莉花》的旋律編配其中,呈現中西合璧的音樂之美,并以此向早期推動中外音樂藝術交流的音樂家致敬。
2022年9月,恰逢國家圖書館建館113周年!豆偶锏墓徘废盗幸魳贩譃槿龍鲆饩巢煌难莩,表達了以“匯流澄鑒”之心,于“望月懷遠”之境,
品“人生況味”之意,和廣大觀眾一起打開古籍,解密古譜,用音樂還原古曲的韻味,講述古籍的故事并追尋古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