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官方微信
天天315維權
無人機讓農民卸下肩頭的噴霧器,精準施藥促進農業節本增效
年豐時稔糧滿倉,百姓殷實國興旺。有著沃野千里的中原腹地,擔當起了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近年來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河南,更是力求將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讓中國百姓“端穩手里那碗飯”。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曾幾何時,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開始逐漸解放了雙手,放下了手里的鐮刀,不再養耕地的黃牛……放眼農村,似乎植物保護(簡稱“植保”)成了最后一個沒能實現機械化的領域。而河南有家企業,用了四年時間,讓農民卸下了肩頭的噴霧器,為破解和打通中國農業全程機械化的“最后一公里”留下了屬于河南制造的一筆。
□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見習記者 高明靜/文 受訪者供圖
讓“玩具”變省力增產“工具”
村里來了無人機?安陽全豐航空植?萍脊煞萦邢薰镜娘w防作業現場,引來了不少農民前來圍觀。“3~5畝地農民用手動噴霧器打藥需要大半天時間,我們現在用無人機兩三分鐘就能打完。”安陽全豐的植保無人機操作員張江川說。業內都將張江川這樣的人親切地稱為“飛手”。
別看現在這么神氣,2012年安陽全豐作為國內首家探索將無人機農藥噴灑引入植保領域的企業不知碰了多少壁。“安陽全豐初嘗試用無人機為農作物打藥,是在航模直升機上加裝噴嘴、藥箱等,后來將無人機進行改裝并適用于高溫、高濕、高灰塵的植保作業的場景。”安陽全豐航空植?萍脊煞萦邢薰矩撠熑藦垥粤终f。
怎么辦?只有自己干!控制系統和發動機被張曉林稱為植保無人機的“大腦”和“心臟”,安陽全豐在這兩項的研發投入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如何讓研發出的產品能適應全國各地的多樣天氣環境和復雜的應用場景,安陽全豐于2013年組建了300人的飛防大隊,北至黑龍江、南至海南、西至新疆……他們兩年半時間投入了大約1.5億元,在全國各地收集各種作業數據、驗證應用效果。
經過反復驗證和對比改進,2016年下半年,安陽全豐董事長王志國終于帶領科研團隊將植保無人機投入了市場應用,這也讓河南這家企業的產品從“會飛的噴藥器”,變成了精準噴施農藥的“一把好槍”。
讓數據“飛”起來 農業綠起來
為什么河南這家企業對無人機打藥這么執著?
都知道病蟲害防控“防”大于“治”,傳統的農藥噴灑是農民肩扛噴霧器進行手動作業,用藥量難以控制,多噴、漏噴現象時有發生,大量的用藥不僅不能保證效果,還會污染環境、危害農民身體健康。雖說后來有了自走式植保機可以開進田地打藥,但后期作物長高了,機器就難以進入,而對于地形復雜的地方,自走植保機作業就更加困難。而植保無人機恰恰能一下子解決這些難題。
讓農民卸下肩頭的噴霧器,用最少的藥精準施藥,成為安陽全豐促進農業節本增效綠色發展的目標之一。如何讓無人機飛得更遠、飛得更穩、飛得更有價值?讓航空植保服務智能化。
據張曉林介紹,2017年,安陽全豐建立并完善了“智能云服務平臺”,實現了遠程在線監測和精準作業調度。根據飛防作業位置、飛行機體和噴施器械狀態、土壤養分含量、病蟲害發生程度、噴灑農藥方案和作業面積等信息,通過遠程傳輸系統,可隨時調整藥液含量和具體操作路徑。2018年他們公司植保無人機全國調度2510余架次,飛防作業2100多萬畝次。
有了智慧的“大腦”,安陽全豐用8天時間就完成了安陽市200余萬畝優質小麥統防統治任務,展示了什么是河南速度。貴州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評價說,200萬畝的作業面積,1000個農民手動式噴霧器噴灑要用133天,如今1000個飛手只需8天,且無人機植保作業能提高30%的功效,減少農藥使用次數1~1.5次,減少農藥使用量達15%。不僅為植保贏得了“時間”,還減輕了環境負擔。
讓植保強起來 農民富起來
2012年就成為“飛手”的張江川看到河南植保行業的發展特別有感觸。他大學畢業來到安陽全豐,學習的還是初代植保無人機,當時的無人機操控比較復雜,需要培訓50天才能上手,而如今安陽全豐的植保無人機更加智能,設置好各種參數后基本上就能實現自主飛行,培訓7天就能掌握。張江川坦言,事實上1~2天就能學會,其他的幾天是為了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如今,想要成為‘飛手’的人越來越多,兼職‘飛手’每年作業2萬畝,年收入能達到將近20萬元。”張江川說,做“飛手”有一種成就感,雇他們作業的農戶對他們都特別熱情。如今張江川已經從飛手變成了飛防大隊長,也實現了自己職業規劃上的轉變。
讓在外青年回家創業、讓農民在家就能掙到錢,這是安陽全豐實施“自由鷹百萬飛手培訓計劃”的目的。張曉林說, 2017年以來,他們以農村貧困群體、返鄉創業群體為培訓對象,累計培訓職業飛手20000余人,為返鄉青年開辟了創業通道。針對貧困人群,安陽全豐還免費推出“無憂學習”計劃,扶持貧困農民創業增收。目前,飛防作業服務已經成為農村新的創業創富模式,旺季每名飛手每天作業收入3000元以上。
不僅讓農民富了起來,安陽全豐探索出的“人、機、劑、技、法”飛防“五事”還打破了業內“飛防不盈利”的“魔咒”。通過培訓百萬飛手、研發多款植保無人機、研制飛防專用藥劑、制定嚴格的飛防標準、實行云服務平臺智能化調度的有機融合,形成了專業化、規范化的航空植保服務體系。而其“標普總部+縣級服務中心+鄉鎮村服務站+終端農戶”服務模式,也解決了小農戶難以享受社會化飛防服務的難題,提升了農業植保規;同F代化水平。
從“肩上背”到“天上飛”,河南這家企業用了4年,讓成果惠及千萬家他們只用了2年。如今,安陽全豐已經在全國17個。▍^)建立了200余個縣級服務中心、8000余個鄉鎮村服務站,每個服務站日作業能力千余畝,比傳統人工防治效率提高40到50倍,促進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每年通過解放農村勞動力間接增加農民收入上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