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麥啦!”
六月的中原大地
驕陽似火,風吹麥浪遍地香
一臺臺收割機轟鳴作響
在金色的畫紙上走出優美的幾何曲線
端牢 “飯碗”,保衛 “糧倉”
金黃的麥子正顆粒歸倉
從淮河之濱到黃河兩岸
從豫東平原到豫西山區
2022河南三夏麥收會戰梯次推進
一路越過黃河、揮鐮向北
5月27日至6月13日
河南 “機收會戰”
完成小麥收獲面積8500余萬畝
這么好的收成
讓許多種糧大戶直言沒想到
2021年河南受嚴重洪澇疊加秋汛影響
1200萬畝小麥嚴重晚播
全省派出18個專家指導組奔赴各地
13000名基層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
開展科技壯苗行動
到2022年4月初
1900萬畝長勢偏弱的麥苗
已基本趕上常年
端牢 “飯碗”,保衛 “糧倉”
在特殊之年交上滿意答卷
是中原兒女糧安天下的擔當
農機轟鳴 以麥相承
80后90后麥客正成為中堅力量
河南今年8500萬畝小麥機收大會戰中
30萬麥客在中原大地活躍著
而這里面不乏有許多80后90后的身影
80后農機手陳桂喜歡拍短視頻
陳桂說,除了熟人介紹
現在有三分之二是通過互聯網下單的
農忙季節,95后農機手趙成峰
專程趕回家收麥
雖然臉上已經曬傷了
但他說每天很充實也很開心
數字農業、直播帶貨
智能機械化生產等新模式
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質農民
他們活躍在中原大地的田間地頭
成為持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
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中堅力量
藏糧于技 中國人手里的
搪瓷碗變成了科技碗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
而先進的育種技術能帶來翻倍的效率
目前河南不僅建立了國內先進的育種體系
育種效率更是領先世界
全國小麥推廣面積前10位品種中
河南占了4個
田間配備有地上、地下灌溉設備
拿著手機輕輕一點就能自動噴灌
就連施肥也能通過手機控制
不僅如此,衛星導航技術也運用到農機上
實現了無人駕駛、自動收割
從 “保飯碗”到“積國糧”
從中原糧倉 到世界廚房
中國是全世界第一小麥生產大國
而河南是全國第一小麥生產大省
河南糧食總產量從1949年的142.7億斤
到2021年的1308.84億斤
七十多年間糧食產量翻近10倍
從“保飯碗”到“積國糧”
從中原糧倉到世界廚房
河南用全國1/16的耕地
生產了1/4的小麥
鄉村麥田被打造成“露天工廠”
中原熟,天下足
交替播種的作物生生不息
今日麥田里,新一輪糧食播種又在進行中
糧安天下,中原擔當
我們一起,等下一片金黃